錦州市第十二中學是一所辦學條件優越、辦學特色鮮明、在錦州市較有影響的初級中學。它始建于1957年,截止到2020年9月,錦州市第十二中學擁有教職工206名,學生2800名左右,教學班54個。
學校微信公眾號
錦州十二中
校址: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錦朝路5號 郵編:121001
電話:0416-4153387
郵箱:xz@jzsez.com
錦州市第十二中學版權所有 遼ICP備19018650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錦州
森晴心理工作室二維碼
學校概況
詳情介紹
學校概況
一、學校概況
錦州市第十二中學是一所辦學條件優越、辦學特色鮮明、在錦州市較有影響的初級中學。它始建于1957年,位于錦州市城西北部錦朝路5號,原為錦州石化公司子弟中學,2001年9月正式劃歸錦州市教育局直屬,2014年8月,為了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原錦州第十中學并入錦州市第十二中學。
學校分南、北和士英3個校區,占地面積4.75萬㎡,建筑面積2.67萬㎡,辦公、教學用房基本充足。學校擁有3座教學樓、3個200米塑膠操場、6個藍球場地。一個面積862平方米的體育館、一個建筑面積325平方米,可供200人活動的階梯教室,有設備齊全、設施先進的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功能室36個,這些功能室包括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教師和學生閱覽室、會議室、微機教室、心理咨詢室、音樂和美術教室、多功能演播廳、機器人教室等。學校擁有計算機375臺,建立了校園局域網,計算機網絡連接率達100%。截止到2020年9月,錦州市第十二中學擁有教職工206名,學生2800名左右,教學班54個。七年級18個教學班,八年級19個教學班,九年級17個教學班。
二、辦學情況
(一)教師隊伍
十二中學擁有一支素質好、學歷高,師資水平在全市中學中堪稱一流的教師隊伍。遼寧師范大學畢業生已成為教師的主體力量,還有北師大、東北師大、南京師大、遼寧大學等名牌大學的十幾名畢業生,學校本科以上學歷98.3%,其中碩士研究生35人,教育碩士12人,本科學歷比率和擁有碩士學位教師比率在錦州地區所有中小學中名列前茅。學校兼職教研員人數為十四人,初中最多。參與中考命題教師32人,在初中各校人數最多。同時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8人,省級骨干教師6人,市級骨干教師33人。遼寧省特級教師1人,遼寧省名師1人,遼寧省學科帶頭人3,錦州市名師3人。教師各學科均衡分布,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具有結構優勢。
(二)辦學特色
藝體特色
多年來,學校在全體學生中普及中國竹笛、乒乓球、太極扇課程,已經成為常態教學課程,每個學生在學習規定學科之外還獲得幾門技能,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使他們的學校生活更有意義。以此實現教育部倡導的學生在校掌握三項藝體技能的目標。
(三)管理模式
2015年合并后的十二中學一校三址,為了科學有效的管理好三個校區,學校施行“條塊管理、扁平模式、矩陣結構”新的管理模式:
條塊管理:學校將創建校長辦公會領導下的一校三址的校區核心組負責制和黨總支領導下的分校區工作制,施行條塊管理。所謂“塊”的管理是從地域角度而言,三個校區就是“塊”,“塊”的作用是統籌與協調。所謂“條”的管理是從業務角度而言,教育、教學、科研、信息技術就是“條”,“條”的作用就是指導與溝通。條塊結合,縱向統一領導,橫向彼此聯系,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
扁平模式:學校將盡量壓縮組織結構層級,減少無效勞動,讓師生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反應。
矩陣結構:學校構建年級與學科共同對教育教學質量負責的機制。在矩陣管理結構中,每一個人都對事業負責,而不是僅僅對某一位領導負責,每一個人都不僅僅屬于某一個部門,都應該顧全大局,將有利于學校大局,有利于把事情辦好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試驗下來,實際效果非常好,三校區形成了一種“比學趕幫”的勢頭,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德育工作特點及成效
從“環境熏陶、課程濡染、活動浸潤、隊伍影響、制度保障、合力助推”六個方面著手,全面提升德育管理水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學校的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 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每個月都有一個德育主題,目的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如三月主題:愛心與文明;四月主題:感恩與責任;五月主題:勤勞與簡樸;六月主題:公正與法制;七月主題:勵志與友誼;八月主題:自由與快樂;九月主題:習慣與健康;十月主題:愛國與誠信;十一月主題:科技與創新,十二月主題:文化與藝術。一月主題:信心與希望;二月主題:尊敬與幸福。每月通過多種形式達到讓師生認知、認同和踐行的目的。此外,校園的五大節也成常態,即讀書節、體育節、班主任節、科技節和藝術節。
2.開展學生社團活動
目前學校有慈善協會、文學社團、藝術社團、棋迷協會、球迷協會、機器人社團等十幾個社團,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學校社團活動在錦州地區受到關注。學校“機器人社團”成立于2015年3月,有9名成員和多名興趣愛好者,2015年5月在魏剛老師的指導下,參加省中學生機器人大賽,獲得了三個第二名的好成績,初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師生參與的熱情。
3.實施新的德育管理模式
⑴學校施行“六順”管理模式
即“順情”,重視動之以情,避免簡單粗暴;“順性”,根據學生個性和年齡特點進行教育,找到適合不同類別學生的教育方法,同時避免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和以對待成人的方式教育學生;“順勢”,適時進行教育,找準教育時機;“順理”,曉之以理,以理服人,避免帶著情緒實施教育;“順利”,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順真”,講實話,實事求是,避免口若懸河,空洞無物,不想當然的臆斷事實。探索適合初中生年齡和心里特點的德育方式、方法,“注重親歷實踐,引導心靈感悟、激發自覺意識”,形成特色德育模式。小組聯動模式,發揮集體帶動作用,實現自我管理。
⑵學校施行“小組合作”評價模式
小組合作培訓“團隊精神”。每班將學生分成小組,作為開展學習和管理活動的基本單位,每6人為一組;每組確定一名行政組長,在組內每學科一名學科組長,組員構成力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小組成員自主確定本組名稱、組訓、組標、組規。德育常規和德育活動的評價都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特別是優秀學生幫助和督導自我管理較差的學生提高自律能力,實現學生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管理和互助管理。
⑶心理健康教育堅持經?;?br />
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疏導、積極情感的引領以及人格意志的培養,提升他們的生命質量,懂得生命的價值和作用,為生命教育保駕護航。每周一、三的第八節學生可以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疏導。
⑷家長駐校,漸成制度
學校實行家長委員會制度,學校每周的家長駐校日,家委會成員駐校一天,參與課堂聽課,校園巡視,學生談話,書面匯報等,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
4.安全教育警鐘長鳴
學校十分重視安全教育工作,學校主管的德育校長牽頭。
(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體措施級成效
教學方面以“優質課程、優化課堂、優秀隊伍、優良管理、優異成績”五個培優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教學管理模式
學校以“方法科學,質量上乘,形成模式,家長滿意”為目標,以實施“自主、合作、精練”特色教學模式為抓手,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設置要求,全面牽動教學各方面工作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⑴踐行特色課堂教學模式,牽動整體工作提升
2011年開始,學校實行“自主、合作、精練”特色教學模式,該模式立足于高效、興趣、能力立意的思想,確立自主、合作、精練為基本教學元素,以學生學習小組為依托,發揮教師設計、引導、調控、釋疑的作用,在保障和提高學生成績的前提下,探索出一套既滿足考試需求又培養學生能力,既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又激發學生興趣,既符合學校實際又適合不同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
⑵抓好教學常規管理,保障教學質量
學校以“教學模式監控”、“教學環節監督”、“學生和家長評價”、“學業成績對比”這四種手段保障教學質量。
⑶抓住教學主要環節,提升校本研修實效
學校從加強學科組建設的角度來提升校本教研的實效性,運用“培育學科組文化”、“強化團隊能力提升”、“強化校本教研實效性”三項措施來優化學科組建設。
教改初步成效: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學生合作互助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學科精練的方法和途徑、減輕學生負擔的操作方式、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和途徑、實現分層教學的方式方面實現了突破;二是實質性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對整體提高學生成績起到了促進作用;四是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本質性提高,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五是實現了課堂高效和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六是中考中學生取得優異成績,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2.科研實力雄厚
教改帶動科研,科研促進改革。在 “十三五”、的科研立項中,學校有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11項,共有156人參與并完成了各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
(三)干部、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我校廣大教職工在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精神狀態飽滿,積極投身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不忘自身提高,積極讀書,豐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素養,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我校共有54個教學班,班主任都是中青年教師,其中60%為共產黨員,我校的班主任教師業務素質過硬,肯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共創學校良好的教書育人的氛圍。
我校的校本教研有序進行,七年級的竹笛課等特色校本課程深受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好評。教師的培訓工作常抓不懈。校領導班子對有償補課三令五申、嚴令禁止,并采取相應的嚴厲措施,效果很好。
錦州市第十二中學